Dear Imagine Taiwan 的朋友,
12月初,我參加了一場「想像台灣」,用的方法是『世界咖啡館』,進行兩天。很高興這樣的主題,除了我們外還有這麼多人關心者。在會議中,我認識了高雄公務人力發展中心吳局長,我自告奮勇地和他談起我們在推動的「想像台灣」,他馬上豪爽的說,他樂意促成美好的事情。所以,2008年第一場「想像台灣」將在高雄啟動! 請大家告訴大家!
“Imagine Taiwan” in Kaohsiung “想像台灣在高雄”
一起想像高雄市民的幸福:開展永續、健康、多元…的可能性

親愛的Imagine Taiwan 朋友,
這是『想像台灣』第四次活動的活動紀錄。 參與者的熱烈反應再一次的肯定這個活動的意義。 謝謝您的參與支持!
在這個環境動盪、未來不明確、價值觀多元的時代,我們非常需要對話。當我們對自己關心的議題開始積極展開對話,我們看到很多創意與見地,正面能量也隨之浮現。在健康的對話空間裡我們除去人與人之間的隔閡,開放的聆聽與接納,沒有謾罵,浮現許多未來的可能性,體驗到人與人真誠互動的另一個境界,這就是幸福的感覺
高雄市政府公教人力發展局吳局長在閉幕時說:『….我們需要多些對話的空間,珍惜每一個與他人的對話,也需要學習如何與他人對話。在對話的空間裡,我們豐富彼此,台灣的生活品質就會提升』。 讓我們共同推動更多的對話,創造幸福! 請你把這份分享傳給別人,開展我們的漣漪作用,開展我們的未來… 下一次的『想像台灣』等待你的發起!
連續多天的陰霾,特別送您一片晴天,祝福大家2008 『有健康的想像 多元的可能性』!
Jorie Wu, CPF 吳咨杏
朝邦基金會( Great Sequoia Foundation)
T886-2-:2771-0164
推動對話及參與的藝術 共創健康多元的公民社會
「想像台灣的未來:開展永續、健康、多元…的可能性」
一起想像高雄人的幸福
「想像台灣的未來:開展永續、健康、多元…的可能性」
一起想像高雄人的幸福

時間:九十七年一月十九日(星期六)上午九點至下午五點
地點:新光國小二樓大禮堂
主辦單位: 朝邦生活教育基金會
高雄市政府公教人力發展局
協辦單位: 新光國小、高雄市原生植物園創價協會、高雄市公民協力觀光發展會、高雄市美館社區協力關懷協會、中山大學系統思考與組織學習研究室、引導者論壇、開拓文教基金會、文化事業學會(ICA)等

編號: : A1 *****
主題 : 高雄的價值觀
召集人 : 李志明
參與人員: 光榮兄、阿志、雪娥、王金珠、蔣大哥
1. 用自己的標準來評量自己。
2. 光榮兄(在地的、熱情友善):南部特性:南部人較熱情,草根性強、較善良。與北部不同點:草根性強、勞力階級。
3. 阿志:高雄未來該有自己什麼樣的特色、味道。
4. 雪娥:保守位置演變成如今的高雄,外地人少,商業文化少,本地人多,較雞婆,這即是高雄的特色,無需特意去改變它。高雄韌度很強,無需在意別人如何看待,重要的是自己如何看待我們的高雄。高雄建設因減少人民的參與討論而增加許多無謂的成本。
5. 陳先生(在高雄幾個月):我覺得高雄人熱情/善良/憨厚/人情味/鄉土;台北速度、效率快/企圖心強/人與人利益導向/國際化。
6. 問題:高雄人的核心價值是什麼?回答:講信用、誠信、可靠、可信賴。*
7. 王金珠(鳳山長大):40年前對高雄的感覺,高雄人踏實、樸實、人與人之間凝聚力強、大家庭生活。現在的高雄:外地人多,多元化、綠地多、生活品質提高不輸國外、朝觀光事業發展、因多元化之後之前的草根性少了、價值觀也改變成成老、中、青三種價值觀,三者落差很大。*
8. 蔣大哥(在北醫待過兩年):感覺醫生很恐怖,要錢要權,不懂待人處事。南部人務實、單純。教育很重要,養成看書的習慣,增加實力。
9. 陳先生:。家庭教育不足,小孩不懂禮貌,家庭資源足,但不懂教育,故教育重要。*
10. 阿志:建議不看電視,省下時間做有益的事情。
11. 中山大學學生黃同學:剛踏入社會工作,家庭過於保護,溫室花朵缺少獨立,降低思考力。鼓勵獨立思考,例如可多參加開放空間會議。
12. 中山大學學生唐同學:宜蘭人以宜蘭為傲,體認自己的價值以自己的價值去做事,不盲目跟從,往自己的目標前進。
13. 中山大學學生黃同學:高雄較保守、少參與發表。高雄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如:建設、文化、特色。
14. 中山大學學生許同學:有笑容。
15. 高雄南部人較有人情味,不像台北人較現實。
編號 : A2*******
主題 : 旗津觀光產業如何融入國際志工
召集人 : 蘇詠筑
參與人員: 殷婉茹、蔡玟子、梁馨云

1. 讓國際志工了解旗津特色、融入人文特色:a.找出特色b.產業
2. 國際行銷部分:雙語問題。
3. 模仿國內志工培訓、外交大使、國際禮儀。
4. 旗津二寶:觀光產業、三輪車(服裝統一更優)。*
5. 周邊據點連結,產業問題,結合故事行銷,活化閒置空間。
6. 行銷節慶相關活動。
7. 當地居民意識找出旗津特色:文化產業、觀光、乾貨、海鮮。
8. 尋求公部門的資助。
9. 當地人民的資助(社區工作者+旗津區公所),考慮當地居民的生計。
10. 需長期發展。
11. 服務對象、語言問題、工作內容(導覽、經驗)、文化交流。
12. 國際英語演講會(www.toastmesters.org.tw):語言資源的連結。
Jonie提供JORIE@cpyen.org 0928808321
13. 問題:旗津觀光特色需要什麼服務? 回答:外籍配偶、教育。
14. 外國人→山、海關、三輪車、燈塔、星光隧道
15. 缺腳踏車、三輪車、教育素質、居民心態。
16. 問題:志工深入當地,提供教育?
17. 問題:暑期總會志工專案,旗津國小?
編號 : A3 ***************
主題 : 改善高雄的空氣品質
召集人 : 林小惡
參與人員: 蘇詠筑、林裕清、陳喜聖、李世珍、魏季宏、朱敏淑、王淑華、郭修偉、梁乃方、陳皇嘉、汪春芙、馬淑華、李光榮

李世珍: 改善方式→曾有人說過:把排氣管由後往前改置,讓駕駛者自己聞到那些廢氣,就會改善。
少開大車、多使用自行車。巴黎已有投幣式自行車。
馬淑華(老師): 學校可否開啟教師交通車?公職人員的交通佔了很多。公共交通常虧錢。噪音使得大樓、辦公室關窗戶、開冷氣,增加二氧化碳。
郭修偉: 1.中油、中鋼、中船汙染驚人。2.綠地變建地,少樹多了廢氣。3.投幣式自行車可做的像是大賣場的投幣式推車。4.周休二日原意是要減少二氧化碳的產生。5.建房子、工廠之前,要先植樹才能蓋。→努力立法通過。
馬淑華: 1.外來人口不在意環保、空氣品質,只要省錢,造成租房子的人口不在意管理品質,大樓管委員低落。2.台灣油價便宜,使的公車、捷運比自己騎機車還貴。
林裕清: 邱吉爾名言→民主是一種很差的制度,但其它的更差。形成當下的議題,快速形成全民共識,全民共同回應議題。
梁乃方: 一般大眾聽到要改善空氣品質會覺得很遙遠,因為中油中鋼或公車等議題,感覺不是我們討論後就能協助空氣品質。建議可從自身做起,例如:周日一同來植樹的活動,腳踏車日、不開冷氣日,感覺是一般民眾自己便能參與的。
小惡: 居家生活,從鄰里開始植樹,例如:台南烏兒巷的例子。
林裕清: 1.加強企業的社會責任,有營業要回饋當地認養社區,改善當地或讓自身的產品更環保。例如:汽車工業要改善引擎,使用的油量。2.台灣人注重短利,因此會把成本壓低,甚至無形挪到他人身上成負擔。3.培養民眾「成本」的觀念。4.要懂得按部就班,有階段式的目標,從最迫切的地方開始。
李光榮: 騎腳踏車,無煙囪工業。汽機車(大眾交通車)工具零污染能源替代品研發。
編號 : A4**********
主題 : 活化愛河
召集人 : 鳳邑雙城,古道文史工作室 呂寅生
參與人員: 曾瑞水、楊德文、呂行一生、徐雅娟、陳南勝、陳世仁、
趙慧琴、陳國村、吳銘庭、林佐郎、馬淑華

陳南勝: 1.愛河起源於仁武鄉,歷年因工業廢水及家庭汙水排入而汙染。2.延伸下水道只要不分開,愛河整治就很難3.以往工業區規劃設置都未考量,而造成環境汙染。4.贊同呂寅生今天提議正式向市府反應5.愛河目前已有海水逆源至博愛路段。。
馬淑華: 1.政策實施都沒有長期監督,希望愛河河畔不要賣飲食,汙染河水。2.現在左營運地裡的水池生態已被嚴重破壞。3.日本荷蘭村在維持遊憩休閒時設立很高標準。我們都只考量經濟發展,而忽略社會成本的付出。
曾瑞水: 各時期的執政都在追求政績和表現,像種黑板樹就是。我曾在市府工作17年的心得就是在長期考量計畫。*
呂寅生: 1.從中山大學附近建一水塔(10m),引入新鮮海水,之後入管線引入高雄市區(仔林),讓愛河地段可以被活化,同時種植紅樹林來淨化海水。2.內河堤被填掉變成美術館3.河堤社區、石民國小、日軍快艇在躲避美軍轟炸時,都逃到北愛河的竹林區。並將傷兵送到802醫院。民國78年自由路開挖時,挖出日軍白骨,在在證實以前愛河的河段曾經存在。後來都被填掉。4.前鎮河汙臭的原因是當初水肥車每日將汙水排於此地。
陳南勝: 皮革廠也是汙染源之一,愛河兩岸不在需要水泥堤,而是恢復以往自然的生態環境。
編號 : B1 *******
主題 : 高雄產業就業環境未來
召集人 : 李光榮
參與人員: 陳喜聖、蘇詠筑、黃怡璇、徐雅娟、曾瑞水、黃雪娥、
蔣漢杰、楊德文

1. 高雄市可走觀光(迪士尼、港灣…等),但缺地標以及國際性藝術、國際性運動競賽、國際性展覽地(缺交通)、國際性博物館增建、地方產業、歷史文化特色發揚。
2. 問題:景點分散,不夠國際化(英文問題),沒有高檔飯店。
3. 高雄優點:路大。
4. 黃雪娥:發展遊艇相關產業及藝術村及國際藝術展。找出高雄本身的在地特色。
5. 黃怡璇:高雄潛力實質大,河港市民須自行爭取港務局釋放土地,另部分應思考台灣大型產業如何留、置入。
6. 可朝觀光休閒城市發展。須有主題性國際地標。地方特色文化產業發展形象包裝宣傳。
7. 問題:是否維持原先高雄特色”工業優勢”?
8. 高雄特色:工商業貿易展覽、運動行銷、賭場博益、航運站(貨運延伸觀光)、愛河(需活化)、國小→民宿走平民路線→部落格(故事)。
9. 高雄遊艇產業發展→王國→趕快開發海岸線,建立遊艇碼頭。*島。
號 : B2 *********
主題 : 外勞、外配
召集人 : 呂錦玟
參與人員:賴宜展、王搖鎮、陳世仁、張美華、趙慧琴、唐琬萱、任春英、殷婉茹
呂錦玟開場: 隨著社會發展,高雄的文化越趨多元,外勞與外配人數增加,需要我們正確的認識,定位及態度。
主題(一):對外勞應有的態度
1. 召集人家中有請外勞幫忙,對於仲介公司的管理方式不甚認同, 想探討是因有問題而管理還是因管理而出問題。
2. A級管理的仲介公司採較不人性化管理,但有其必要性。因初期還不了解受雇者,擔心她交到壞朋友而影響工作。
3. 因勞基法規定,雇主要負責受雇者的安危,若受雇者無法執行工作,例如懷孕,雇主可毀約使其遣返回國,或負責受雇者的安胎、坐月子之類的。
4. 孩子的教養問題,雖然政府也有相同資源,但價格上落差很大,且雇主對受雇主認識不足,應先建立基本常識。
5. 也有好案例。個案家中與外勞互動良好,感情基礎濃厚,但仲介教導強烈上司下屬觀念。後記:.聘請外勞要先上課,建立心理準備,在管理方式也多人性化,有問題盡量請仲介公司做溝通,不要正面與外勞衝突。
主題(二):外配在台灣,大陸配偶有20萬人,其他國籍50萬人,新台灣之子的家庭教養問題須關心。
1. 有個案大陸新娘嫁來台灣,丈夫三年後就過世,獨力撫養兩個孩子。另一個案是嫁來台灣,和前夫離婚,還常遭到前夫索錢。很多外籍新娘都嫁給低階級的人,遭遇不是很好。
2. 很多外籍新娘需肩負養家重擔,平時消遣打牌,打輸會以護照抵押借錢,照利息還錢,還不出來就要下海賣淫還錢。
3. 台灣人對外籍新娘的地位認同,會影響下一代的價值觀。
4. 文化的包容性
5. 回歸孩子教養問題,小孩子會因家庭環境影響他對母親的看法。6. 應由政府做平台,但因利益關係遲遲無法落實。
7. 小學對外配有ㄅㄆㄇ教育,社區有烹飪課程,但缺少心靈層面的照顧。
8. 人權問題,以先入為主的預設立場去對待外勞外配。
9. 政府應介入,媒體發揮正面影響力,並給予雙方正確觀念的教育。.後記: 新台灣之子對自己的認同問題,學習英文是為了更國際化已認識更多元文化,更具包容性是我們努力的目標。
編號 : B3 ******************
主題 : 創造鳳邑雙城古道的產業
召集人 :呂行一生
參與人員:郭修偉、陳南勝、馬淑華、魏季宏、林佐郎、

呂行一生: 發現鳳邑雙城的古道:從鳳邑舊城→新城(鳳山)的遺址,舊城東門(鳳俄門)延大義國中西側沿東門路,設置城門的模型路標,請相關學校認養。永清國小→大義國中→勝利國小→明華國中→龍華國中→光武國小→鳳山沿途穿越翠華路→華夏路→裕誠路→至聖路→博愛路→大順路→自由路→民族路→鼎山路→建工路→寶華路→九如路→高速公路→水源路→正義路→文化西路→文傳路→中正路→鳳山。
郭修偉: 1.歷史博物館現正展示舊城古蹟、源流,但模型內有部分錯誤,已向歷史博物館反映,但未改正錯誤。另有曹公圳史蹟展2.舊城旁的蓮池潭,屬文化產業,但觀光局的解說牌文字部分內有錯誤。3.新城的解說牌不夠詳細,需加強解說人文培訓工作。
陳南勝: 1.以舊城→新城的logo做成基座,連接兩城之間的地標。2.修復古道,請民間企業投資,民間認養。
馬淑華: 1.學校認養兩校之間的文化景觀2.設立戰記,可做為校外教學,由解說人員定時解說。3.請政府公部門設法修復古道。
魏季宏: 應可透過政府於社區之間的發展,如基金會、社區營造之協會、等協助,定期安排活動之相關或是解說人員的進駐,而在此社區居民增促參與觀點。
林佐郎: 鳳邑雙城古道現有剩餘舊址,要樹立左營至鳳山舊城新城間地圖與標市歷史事蹟年代史,讓觀光客社區居民後代子孫憑弔瀏覽,否則時間一久會被遺忘,那就很可惜遺憾了。
編號 : B4 *****
主題 : 高雄文化創業產業的發展
召集人 : 王惠娟
參與人員: 林小惡、陳淑娟、黃世萱、莊惟婷

(一)、高雄已有許多硬體建設,但如何讓其發展並有觀光文化的效益?
1.愛河、夢時代、藝術區、城市光廊,如呵吸引人去喜愛它們?
2. 以年輕人的角度,不會做花錢的消費,但都只會去一次不見的想再去。
3. 基層的力量如何對政府產生督促,以增進文化的扎根,可以使硬體建設產生經濟效益,甚至成為當地人生活的重心。
4. 故事的發展,可以為硬體建設建構故事的發展,以加深消費者的印象及意涵。
5. 可以坐下來聊天,讓人們願意坐下來談一談。
6. 可否以「區域概念」來發展,而非只是一個點的建設。
7. 多培訓志工→利用全民運動,增進當地人投入地方文化的建構,並可擴大其體驗當地文化,創新文化的機會。
(二)、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出高雄如何發展文化創意產業?) :以文化打破現有空間,使之產生影響力的改變。例如:城市光廊元為黑暗的公園,透過政府與民間人力的結合,活化空間並增進經濟價值。1.善用高雄現有的原有資源,如港口、海鮮…等加以附予意義,使之產生價值,例如日本的紀念品(廟宇祈福品)。
2. 文化創意可與不動產開發相互結合→每個人都想要有一個工作室→如何透過一棟建築(可以善用不同用途空間以營造化工作者的創作空間及設施),未來即將於美術館有此商品的推出,其可供居住、工作及公共區域交流。已SOHO族為主要對象。→未來應可產生後續影響力。
3. 此商品與社區教會相互結合→成為小型的的藝術、文化社區,提供給此類工作人員可以住在多功能的空間,創造出多元的價值。使空間使用極大化。
4. 此概念商品必須具體呈現,才能增加人們的認同。
5. 文化創意應該可以提升生活品質,增進工作效能,最後才是經濟效益。
(三)、將一些工程加入文化創意人才,就可以發展出非常不同的創意作品。例如:讓文化創意人才進入金屬製造工業一起工作,比起金屬製造業人員自己工作,其中的創意呈現就會有所不同。
(四)、一棟建築物是一種空間,其設計就會讓不同的人做不同功能發揮,例如:一棟專門提供給文化創意人所居住的及活動的大樓。依但其設計是可以促進其多功能的應用,則這棟建築物舊不只是一棟建築物,而是可以發展出,甚至創造出更大的文化創意人力資源及產值。
編號 : C1 ***********
主題 : 如何有效運用高雄人文與自然資源
召集人 : 郭修偉、吳英明
參與人員: 蔣漢杰、呂行一生、賴宜辰、汪春英
前言:大家午安,我們都是高雄人,以高雄在地為榮。高雄是我們
台灣唯一具有高山、河流、海洋的都市,有工商業蓬勃的產業,觀
光資源豐富,人文素質甚高,文化水平高,都是我們擁有的寶藏。**
(一)、社區愛心工作坊:1.有愛心的人很多,但有愛心沒有工具,大
家還是沒辦法做事,讓想打掃的人隨時能有東西做清潔,讓大家不
用想清掃,還要跑回家拿工具。2.建置工具箱。3.造型地標垃圾桶、
藝術掃把4.4張椅子5.也可募招捐贈打掃工具。
(二)、空間的有效利用:日本的立體式空間利用。
(三)、人轉化為公民:1.養成閱讀習慣。2.要有社區生活。3.志工。4.
對環境的敏感度(垃圾分類)5.關心家人親人。
(四)、比較:當我們開始說我們自己很特別時,喜歡你自己,誰比較
好,它們比較特別,紛爭就會出來。
(五)、回饋環境:我們通常只會使用大自然的資源,但都無法回饋供
應你生活的資源。1.沒剪枝。2.沒帶水給樹喝。
(六)、補充資訊:1.本和里滯港池的由來,是為了解決遇水淹水而建。
2.培養文字工作者→宣傳、故事3.舉辦各項活力高雄競賽4.需要多一點”對話”的機制或機會,像本次活動即是很好的做法。
編號 : C2 **********
主題 : 如何有效改善流浪狗?
召集人 : 菜玟子
參與人員: 李光榮、李怡欣、唐琬萱、黃雪娥

前言:就屬居住的環境來看,流浪狗的問題,還是人的問題,提請討論。
解決方式:
1.但由政府管理,養狗需登記,有狗的身分證,以立法來解決。由養狗來遵守。降低流浪狗。
2.現有的流浪狗,應先結紮並集合管理。
3.立法養流浪狗減稅,來鼓勵大家認養流浪狗。
4.有心的獸醫或團體,幫助結紮及放生,需要管理的方法以解決之。5.買賣狗的事情,應以立法來解決,控制源頭才能解決。
6.在社區或學校內一起照顧流浪狗。目前已經實施了。大學社團活動已經在投入,之後可以將流浪狗改頭換面。將人與狗搭配不同的需求。由人來訓練狗的不同技能,來服務社區。
7.名人代言活動,發揮影響力,讓更多國人投入活動。來結合大家的資源一同解決。
8.結合學校獸醫系或獸醫師的資源,來做結紮工作。公狗結紮工作簡易,可推廣並全面推行,較為可行。
9.法律的訂定,台灣人會鑽漏洞,需訂細則。應從小教導守法觀念。10.晶片尚未統一,有時雖植入但仍無法找到主人。應將晶片統一。11.場所、費用籌措,政府立法執行的配合,才能成就改善流浪狗的問題。
12.建議以流浪狗為主角,拍攝宣傳片,來引導國人領導流浪狗正面價值。
13.養狗人需要守法–公民的觀念,在社區裡找尋遛狗的空間,維護活動空間的維護清潔。
14.養狗是一輩子的責任,是有目的,不是隨意。狗是可以舒解人的壓力的,好好陪伴牠。
15.狗也可以成為社區的特色,舉辦社區活動,結合獸醫師義診,當成狗文化社區中心。
16.狗安養院的構想能實行,解決移居時所產生的流浪狗問題。
17.狗的健康問題,應促成狗的健保制度。
18.高雄有10900隻流浪狗,是3年前的n倍,解決方法是重新認識,絕非棄養問題,而不是不養的問題,宣導愛牠就養牠,而不是愛牠就餵牠。
編號 :C3 *******
主題 : 如何改善就醫品質?
召集人 : 吳銘庭
參與人員: 曾瑞水、黃世萱、李世珍、林小惡
1.健保給付有限,無法提供完整服務。
2.醫療指定費,通過市場機制把關,維持就醫品質。
3.罕見疾病用醫及治療費用,少部分受惠卻由大眾負擔。
4.健保公司有不同系統可選擇,或增加醫療保險。
5.帶領大家過健康生活,不是消極的治療制、預防制,給民眾管道獲的衛生保健資訊及正確概念、顧問。
6.看診流程服務透明化,使用者付費,如:臨時掛號優先。
7.健康概念生活,減少患病機率→生病就診,減少不必要開銷→看診依個人需求及能力,使用者付費。達到每人理想中品質。
8.健保局舉辦健保表揚,深入了解及報導長期未就診之健康人。
9.病患本身對醫療體系及疾病不了解,造成多次就診仍無法獲得正確治療,小費自費,大病不用錢。
10.醫師的專業鑑定。
11.支付的醫療成本低,造成民眾濫用。
12.軟性的使民眾感受到醫療品質,如:醫師看診時洗手。對於良好保健習慣也有正面影響。
13.根本問題仍是健保制度,其為表面之平等,非根本之平等。
14.節省醫療資源,開適當藥量,處方藥量紀錄。
15.徹底建立家庭醫師看診制度。
編號 :C4 ******************
主題 : 年輕人能為高雄做些什麼? & 我們不是草莓族
召集人 : 蘇詠筑、殷婉茹
參與人員: 趙婉彤、呂錦玟、Sandy、Lisa、Allen、Money

1. 大學生有自己的思想,可以位自己發聲。
2. 應該讓就業環境變健康,台灣勞工體系很不健全。
3. 年輕人習慣接受,但應該做些什麼,讓不正的事被揭發。
4. 牽扯到市場機制,大家不得不接受這種剝削,感覺討論不出solution。
5. 政府的角色在市場經濟中很重要。
6. 南北部就業環境落差很大,不過與物價也有很大關係。
7. 全世界失業率都偏高,年輕人找工作心態要改變。
8. 工作是創造出來的,不是安排的。
9. 要找到趨勢,去知道自己適合什麼,現在年輕人比較缺乏此特性。10. 找工作管道要多ㄧ點。
11. 閃跳族就是對自己不夠清楚。
12. 大人會覺得唸書、賺錢最重要。
13. 往往知道自己不要什麼,不知道自己要什麼,想太多做太少。
14. 保持自己的敏感度,開放心胸。
15. 要為自己的人生負責,隨時預備好自己,態度決定ㄧ切。
16. 加入一個社團或團體,發揮自己的影響力,即使是ㄧ個小地方也可以開始。各種機會表現自己,所以回歸正題:了解自己。
17. 服務學習,高雄有很多地方都需要年輕人的力量,例如:教育、 外配、教小孩。
18. 去做志工吧!
19. 發現自己的價值。
20. 幸福經濟:政府出面,作一些干預市場的手段達到照顧社會需要照顧的人。政府要照顧弱勢(在自由市場下被淘汰的人)。
21. 在南部新力不是得到對等價值,設計隱藏成本。
22. 「青年職場體驗計畫」去登記也許就有機會,薪水大多為1萬到1萬5給勞健保,可被留下來的機率高達80%在企業工作。
23. 趨勢行業:外包,要去了解自己的專長,曝光率高,才有更多機會。缺乏青年進入職場的觀念。
24. 願意做,累積能量與精力,打工也是ㄧ樣的,「要認識自己」,要上進要創意。
25. Sandy分享:自己就是做一個試ㄧ個行業。但記住所有的經過都沒有白費,保持開放的心胸,包容力,為自己負責,不要因別人替你做決定而有藉口失敗放棄。
26. 國際志工的加入,訓練自己提昇自己,”態度決定高度”,把有的東西拉出來。中山大學陪讀服務學習計畫,透過服務來體驗人生,教室外的比教室內的更重要。
編號 :C4 *************
主題 :高雄的教育生態
召集人 :
參與人員:徐雅娟、馬淑華、朱敏淑、楊德文、陳國村、林佐郎、陳南勝
1. 國中升高中學測,政府希望社區化,但民眾仍有明星學校追求想法。學校方案(為招生):晚自習考上好高中(陽明國中規定六年),導致房價上漲,富者越富貧者越貧。
2. 解決方法:12年國教,不考試形式,大學可採必須科系,有基本素養後再選科研究。
3. 學習效果不好多因文化衝擊少,窮人孩子沒錢出國。
4. 將語言融入生活,不出國也能學好語言。
5. 讓教育差距縮短,才可培養出道德素養良好的公民。
6. 教育應強調服務與團體精神,不應使成績限制發展。
7. 社會缺乏關懷,只注重升學、金錢。
8. 不同的聲音應有同理心互相檢視的空間。*
9. 弱勢團體可共同爭取權利,集合小力便大力。
10. 請家長發聲爭取12年國教。
11. 弱勢孩子的背後比一般孩子笑更多資源做背後推力,M型社會上層人士應伸出援手幫助下層的人,這才是真成功。
12. 教育制度常扭曲學習本意,應是了解運用而非死背。
13. 多嘗試,允許失敗。*
14. 改變學習觀念,學習新方法、態度。
15. 在小學教育開始,編入法律知識教育課程,從而養成公民守法道德紮根教育。*
行動領域:青年OS
召集人:學生會新聞部
參與人員:趙婉彤、蘇詠筑、王金珠、唐琬萱、李世珍
步驟:
1、結合畢輔組、課外組、課發組一起舉辦此活動。
2、新聞電子報報導此資訊。
3、找來熱心職場前輩分享經驗,使青年看到更多可能並產生行動方案。
下次聚會時間: 電話再行通知。
行動領域: 小小英文社區導覽員觀光
召集人:AIESEC SYLC趙婉彤、AIESEC SYLC蘇詠筑
參與人員:AIESEC SYLC全體成員
步驟:
1、第一個月策劃、寫企劃書
2、第二個月找homestay、上 form search
3、第三個月i-center intern、國小英文教學(觀光)
下次聚會時間: 電話再行通知。
行動領域: 鳳邑雙城、古道尋根之旅
召集人:呂寅生
參與人員:陳南勝、王惠晴、陳淑娟、徐雅娟、林佐郎、楊德文、郭修偉
步驟:
1. 成立網站(將現有部落格提升)
2. 與古道上學校連結。
3.在古道殘徑構件古道標誌石燈(如同史博館前兩側)。
4. 提供古道路面之特徵。
5.在古道沿途設相關地方文物店(增加產業多元化)
6.積極參與2008年古道220年尋根巡禮活動。
需要支援/資源:1.延古道各級學校2.高雄縣市相關之行政區主管
下次聚會時間: 97年1月25日17:30
下次聚會地點:人力發展局客廳
行動領域: 彩虹姐姐與新台灣之子(說故事活動)
召集人:呂錦玟
參與人員:梁馨云、林小惡、蔡玟子、趙婉彤、蘇詠筑、唐琬萱
步驟:
1. 傳遞此訊息。
2. 接受說故事培訓(8小時) 。
3. 參與備課(8小時) 。
4. 3月份正式進入小學講故事。
下次聚會時間: 電話再行通知。
行動領域: 綠色地球U & ME
召集人:梁乃方
參與人員:李光榮、聖賢、李世珍、梁馨云、 殷婉茹、曾瑞水、馬勝欣、蔡玟子、Mossy、藍怡如、林小惡、郭修偉、陳南勝、陳師敏、黃秀滿、楊德文、呂錦玟、趙婉彤、Julie Su
步驟:
大家在下列選項,至少選一項以上並在一星期內完成。發起人會
在一星期建立部落格,讓大家可以把執行後的心情或相關圖片PO在
部落格。
1. 種植一株植物。
2. 選擇ㄧ趟路(該路段平時可能是騎摩托車或開車).走路或騎腳踏車。
3. 選擇ㄧ個夜晚不看電視或電腦,可關燈靜思或與家人朋友聊天。
4. 不亂丟垃圾。
5. 使用環保筷、袋、杯(如已有現有的,請繼續持續使用)
6. 共識推廣(哎呀!樓上的我都有在做啦!至少拉ㄧ個好朋友來參與此活動)
下次聚會時間: 電話再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