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活動由Jim Clark 金波 Jimbo 老師來引導
金波老師一向積極投入培訓與教育的領域。在台灣 他是公認的『學習遊戲與活動』的專家20多年前,他在科見美語教學、設計課程時就是「遊戲大王」他在台灣、香港、 日本、 中國的工作經驗超過23年他的顧問公司 InnoGreat以領導力培育 策略規劃以及組織變革為核心服務.

執行長Jorie全程即席翻譯
金波老師說明本次活動以「引導式的遊戲」協助你察覺你經常使用的遊戲規則,透過集體對話, 找出自己新的遊戲規則協助你達成目標有些遊戲大家一起玩;有些是自己和內心玩的→這我就不能為你玩了

新規則的表格可以自由下載裡面: New Game New Rules CP-Yen Final.pdf


想想自己最近喜歡玩的遊戲活動:瑜珈、golf 、sudoku、羽球、下棋、大富翁、太極……..
與他人分享其中的樂趣,也藉此認識新朋友
遊戲開始!!

開始進行第一個遊戲:
簽名遊戲:在音樂聲中,大家互相簽名在A4紙上,每人只能在你紙上簽一次
音樂停時,數數紙上的名字有幾個,再依「數」排列

尋找一樣多簽名數的朋友,5個、8個、2個……….我們一起來排隊
再討論分享:有人心裡只想著「要給人簽名」而得高分;有人覺得自己不夠積極而拿低分


再一次分享、討論這其中的變化
在這遊戲裡,大家都有同樣的目的嗎?你有策略拿到別人的簽名嗎?
◎只管拿到簽名→利用別人→高效能、高產值
◎左手拿著自己的紙給他人簽,右手簽別人的紙→互惠→產值多了、但質感差了
◎忙著幫別人簽,忽略了自己→低效能、低產值
※ 同一個遊戲,一樣的規則,但每個人的玩法不一樣;
我們通常會批評別人的玩法,在人生的遊戲裡是否也如此呢
※ 規則一樣但情境不同時,產值就不一樣了
※ 知道目標在那兒,我可以玩得很開心→如果我是經理,我的目的就是要員工有產值又愉快

第二個遊戲:
尋找一個你想跟他玩遊戲的朋友,面對面坐下,A講一個字、B再講一個字….重複接續著玩
結果:有的人想著字與字之間的關連,想把它改成自己要玩的遊戲
有的人每講一個字就是要對方笑,給自己壓力了
※ 規則少、簡單,但策略卻把遊戲弄得複雜,加了壓力
※ 他的規則可能是我的策略,我的規規則可能是他的策略
※ 可以把策略提升成規則 :
有些在人生裡的規定其實只是策略可以選擇的 Rules → Choice & Agreements

我們每個人都為自己的人生設計了30多年的遊戲,有很多不同的階段
ex. work marriage foucation relationships health
death learning學習 religon 宗教 life人生 spritual靈性
投資 政治 知識 當父母親 ………….
想想自己現在處於哪個階段,或對哪個階段感興趣,想設計那那個階段的遊戲

口中不斷唸著你想討論的主題去尋找同伴,人數適合後就可圍個圈圈坐下來
小組裡每個人可有自己的想法,不一定要有共識

在不確定的年代,辛苦了有為的年輕人,討論「work」的人數好多


每一組的成員都用力的思考著,表達自己的想法也聽聽同伴的想法,互相對話
看看在對談中,可有找到新的想改變的事,或者更確定什麼事是你真的想要做的


認真的表情最美!!

接下來,找到不同組的夥伴分享剛剛討論的結果,聆聽者只要負責聽
在述說中是否又有新想法呢?
ex. 什麼是我已厭倦了,不想再玩的事?
→ 我得放棄它才有新的空間,重新再來;或者改個規則就好?
→ 再加一個新規則,是否要考慮到可行性、壓力?

找個好角落,整理整理思緒,慢慢分享…….再延伸自己的想法

遊戲告一段落了,圍個大圈圈,彼此分享這三小時的收穫
◎ 面對不確定的年代,不需要覺得不安全,不需要急著想掌握什麼
◎ 重新啟動,跨領域、跨專長、跨視野多做結合
◎ 多點勇氣、彈性,開放自己,勇於嘗試,生活需要冒險
◎ 多接觸不同的人,多與團體互動
◎ 思考到生活是個「遊戲」,規則是可以改變的
生活本來就是自己的遊戲,不在規則之內也可以玩得有趣、自在
◎ 對「玩」要認真點,對「工作」要輕鬆快樂
◎ 人活著要快樂,不要有太多輸贏的心態,要活出自己的想法
在自己的人生,每個人各有自訂的標準,有什麼樣的行動、結果才算贏呢?
為 自己設計一個對自己合理的遊戲,有些只要能繼續玩下去即可,一定要贏嗎?
只要能不斷在其中找尋成長的機會而善加利用,不就是「贏的漂亮」了!!
新規則的表格可以自由下載裡面:
這篇文章來自吳 湘荃的部落格,請點上看看:http://tw.myblog.yahoo.com/elsa1277/article?mid=1438&prev=1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