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RSS》傾聽、理解 創造族群對話以文找文


「開放空間」創始者哈里森.歐文在一九八三年曾策畫一場二百五十人的會議,他花了一年時間精心安排議題、論文、邀請主講者,會 後的問卷調查卻發現,大家認為最有活力的時刻是「咖啡茶敘時間」,而這正是他完全沒有規畫的部分。後來,他決定找出一種保有「咖 啡茶敘時間」同等能量的有效開會方式,於是「開放空間」的會議技 巧誕生了。

  • 開啟以巴和平空間

  歐文有次帶領五十名以色列、巴勒斯坦代表在羅馬舉行一場「開放 空間」會議,討論「和平的可能性」,由義大利外交部與生命教育基金會贊助的活動。原本不抱太大期望的歐文,看見參加者經過兩天對 話,竟能成功打開新的對話空間。他以詩人魯米的話作譬:「有一個地方,在對與錯的思考之外,我將在那兒和你相遇。」

  • 民間對話 面對族群議題

  二○○四年總統大選後,藍綠嚴重對立,台灣促進和平文教基金會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十月底共同主辦「來自民間的對話」工作坊,是 台灣首度以開放空間形式進行族群的對話。他們選出三十位不同教育 程度、不同社會背景與不同族群認同的民眾,各自述說自己的故事,透過傾聽、理解與對話,經過二天的討論與經驗分享,參加者體會不 同族群有不同想法,這些想法可以並存,而不必互相消滅。

【謝錦芳/專題報導】 (連結)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